《這是空氣最乾淨的看診空間》
2021 年 04 月 26 日《掛在心療室的PH Lamp by Louis Poulsen》
2021 年 05 月 11 日
早在精神藥物發明前,催眠療法確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多次描述成功地利用催眠改善病人病情,尤其是針對解離症和轉化症治療,效果不錯。
然而隨著精神藥理學蓬勃發展,精神醫學界與催眠治療漸行漸遠,甚至將其視為江湖騙術,倒是民間輔導及潛能開發機構利用大眾的好奇心,誇大催眠療效,水準參差不齊的催眠師大賺黑心錢,從坊間各種催眠師認證課程可見一般。
『失眠可不可以用催眠改善?』『聽說憂鬱症和前世挫折經驗有關,我想做前世催眠。』『我想激發潛能,醫師可不可以幫我催眠?』不管在病房、門診或演講會中,催眠始終是好奇而神祕的議題。
面對一長串的問題,我要說的是「催眠是一種經過暗示,讓身心處在深度放鬆,並集中精神讓意識窄化的活動,除此之外,nothing special!」
催眠其實一點都不神秘,它不過是藉由暗示引導人們進入深度放鬆狀態罷了!在身心放鬆下,一些沉封在前(下)意識的訊息,重新被喚起,透過催眠擴大自己的意識層面,提升自我覺知與身心整合,這是催眠最積極的功能。
催眠在臨床精神醫學的運用不多,仍以精神官能症的改善效果較好,特別是轉化症,有些案例經過幾次催眠療程是可以治癒的。
2009十月份美國臨床催眠期刊(Am J Clin Hypn.2009 Oct.)的論文以Hypnosis: seventy years of amazement, and still don’t know what it is!(催眠:七十年來的驚奇,不過仍然不知道它是甚麼?),無奈的回應我們對催眠的不了解。
總之,催眠治療還是有其醫療價值存在。
至於電視綜藝節目經過精心設計的催眠秀,就當做茶餘飯後的娛樂,實在不必過份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