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至今依舊是維持診所繼續開業的動力
2014 年 11 月 20 日讀書會/第1部 紀律
2014 年 11 月 28 日《連命名都複雜的邊緣型人格異常》
1684年,瑞士醫師波耐(T.Bonet)觀察發現,患者出現極不穩定的周期性情緒反應。
1884年和1890年,兩位精神科醫師休斯(C Hughes)和羅斯(J Roses)形容此症為「邊緣型精神錯亂」。
1921年,精神醫學之父克列培林(Kraepelin)提出一種「過度激動人格(Excitable Personality)」。
一直到1938年,「邊緣人格」一詞始由史登(A Stern)提到,一種在精神官能症與精神病(Neurosis and Psychosis)之間遊移的難治精神病症。
1942年,另一位女醫師杜契發現有些人會突然改變情緒,前後判若兩人,她稱為彷彿性人格(As-if personality)。
1948年,DSM-1稱之為「情緒不穩定人格(Emotional Unstable Personality Disorder)」。
1967年,肯柏格(Oto Kernberg)發表〈邊緣人格組織〉說明自我認同障礙,與邊緣型人格異常密切相關。
隨著DSM更版,邊緣型人格異常一直存在許多精神科醫師的內心深處,對這個"邊緣化"的診斷是又愛又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