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我很高興兒子抱著我痛哭
2013 年 07 月 10 日認識畏懼症
2013 年 07 月 16 日你是否疲憊、暴躁,坐立不安?你有發現自己煩惱的更多了嗎?如果答案是「是的」,那可能是你睡得不夠──加州柏克萊大學的研究人員如是說。
科學家發現,焦慮症常出現的症狀「睡眠剝奪(sleep loss)」,可能會活化大腦中某些部位,造成更多焦慮行為。神經學家發現睡眠剝奪會活化大腦與情緒處理有關的部位,造成與焦慮症相似的異常腦神經活動。
研究人員也認為長期有焦慮傾向的人(就是那些天生較易焦慮,因此較有可能有得到焦慮症的人),更容易受睡眠剝奪影響。「這些研究讓我們發現那些天生焦慮的人最容易受到睡眠剝奪的影響。」Neuroscience期刊中一篇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Matthew Walker博士表示。
結果指出,受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PTSD)的人,或許能從睡眠治療中大大受惠。
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心理學家們,包括了Neuroscience期刊中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Allison Harvey博士已經獲得許多正向結果,指出睡眠療法對於憂鬱症、躁鬱症,及其它心理疾病的患者是有效的。「如果失眠正如實驗所示,是焦慮症的其中一個主要特徵,那麼它就是一個潛在的治療目標。」Walker表示,「幫助焦慮的人睡得安穩,可能可以改善他們過度焦慮或是對未來有不安預期的現象。」
研究人員提到,雖然之前的研究指出睡眠障礙常和精神疾病一起出現,這項最新研究卻首度證明失眠會引發過量與焦慮有關的預期性腦活動。
「很難判斷睡眠剝奪是否只是焦慮的副作用,或是睡眠剝奪造成了焦慮」,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生及本研究領銜作者Andrea Goldstein表示,「這個研究讓我們更加了解彼此的因果關係。」
在實驗中,Walker跟研究團隊在18名身心健康的青少年觀看數十張圖片時對他們的腦部進行掃描,第一次是在一夜好眠後,另一次則是一夜無眠後。圖片若非中性,就是帶有不安的成分或者是兩者不斷交替的。
實驗參與者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但是沒人到達臨床焦慮症的基準。
參與者在實驗室休息一晚,同時研究人員監測他們的腦神經活動。一晚過後,他們在等待時接受了功能性磁振造影腦部掃描,接著在45分鐘的過程中看了90張圖片。為了誘發預期的焦慮,在觀看一系列的圖片前,研究人員從三種不同的視覺暗示中擇一讓實驗參與者對將看見的圖片有所預期。巨大的紅色減號代表參與者將看到令人極為不安的圖片,如死亡的場景。黃色圈圈則預告了中性的圖片,像是放在桌上的籃子。最令人感到緊張的或許是白色的問號,因為那代表了讓人極度不安或是溫和的圖片,這使得參與者呈現非常坐立不安的緊繃狀態。
當經歷睡眠剝奪的參與者緊張地等待令人不安或是溫和的圖片時,大腦情緒中心的活動猛增,特別是杏仁核及島葉的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因睡眠剝奪而加重的負面效應對那些天生憂慮的人影響最劇。
「這項發現指出睡眠對我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Walker表示。「此研究也強調了不論是成因或是治療方面,睡眠與心理疾病都有密切的關係。」
(出處:台灣立報 – 2013年7月8日 下午9:44 PanSci泛科學網 作者:cl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