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 易造成疾病或症狀
2014 年 02 月 10 日小野:就算選錯,人生也不會毀了
2014 年 02 月 12 日( 文/林耕新 醫師 耕心療癒診所 院長 高雄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 理事長 )
「自從大姊癌症突然過世後,我開始憂慮自己會不會也得癌症?摸到脖子一個小隆起,當晚擔心到無法入睡,會不會是鼻咽癌?腹脹就覺得一定罹患肝癌?」五十歲的老吳表示。
「我開始到大大小小醫院做檢查,醫師說我沒事,不要再來看,浪費醫療資源。很可悲!上醫院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這幾年看遍各科,醫師一位換過一位,都說我又沒病,叫我放輕鬆一點。」
「醫師,我身體真的不舒服,他們都不了解我,我還是擔心患了不治之症,發現太晚就來不及!」
「你幫我推薦一個好醫師,我想再做一次徹底的檢查。」
慮病症(Hypochondriasis),顧名思義,是病患認為自己身體上有某種特定疾病,雖然醫師給予說明、再保證,仍然強烈害怕自己身體有病。
病患往往四處求醫,常被戲稱「Dr. Shopping」,做各種檢查報告正常,卻無法消除疑慮,反而更加不信賴醫師,最後可能演變成憂鬱症。
老吳的慮病傾向的原因之一來自大姊的突然過世,導致他對生命的不安全感,對些許身體不適的擔心遠遠超過了應有的程度,這是一種感官知覺得放大作用及認知判斷的錯誤。
慮病症患者很少主動到精神科(精神科醫師的宿命!)求診,通常經過很多醫師診治無效後,輾轉到本科治療,不信任醫師當然可想而知了! 治療上,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為慮病症的治療關鍵。
發展與病患長期可信賴的醫病關係,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
服用適量的抗焦慮劑當然可以減輕對疾病的憂慮感,也可調整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使病患不易察覺其功能上的變化,如此可直接降低病患對自己身體的過度關注,因而減輕慮病的程度。
如經過病患同意,加上心理治療對慮病症的改善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