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拾荒老婦的一句話—咱做ㄟ夠啊!
2014 年 02 月 08 日擔心生病的病—慮病症(Hypochondriasis)
2014 年 02 月 11 日【內容摘自《療癒密碼:探萬病之源,見證遍布五大洲的自癒療法》,作者亞歷山大.洛伊德、班.強生/譯者張琇雲,方智出版】
全文網址: 壓力 易造成疾病或症狀 – 壓力症候群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98764#ixzz2su5sqPwL
Power By udn.com
你的壓力管制中心
壓力由中樞神經系統控制,尤其生理壓力是透過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產生的。下視丘與腦下垂體一度被認為是主腺體,其實,腦下垂體可以分泌多種荷爾蒙,並透過血液輸送到身體其他的內分泌腺體,下視丘則是整個大腦的中央處理器,能連結到整個邊緣系統,也就是腦部的情緒中心。實際上,下視丘幾乎和大腦的每個部分都有神經連結,並藉由它透過腦下垂體製造與釋放的荷爾蒙,連結到身體其他部位。以下列出幾項由下視丘掌管的功能:
1.動脈血壓
2.體溫
3.藉由口渴與腎臟機能來調節體內水分
4.子宮收縮
5.乳汁分泌
6.情緒動力
7.生長荷爾蒙
8.腎上腺
9.甲狀腺荷爾蒙
10.性器官功能
從生理面來看,壓力會讓上述所有器官產生變化,尤其會影響到腎上腺素、可體松、葡萄糖、胰島素和生長荷爾蒙的釋放。
那麼該如何測量體內壓力?我們可以分別測量上述器官的壓力程度,不過有一種叫「心率變異度」的檢測方式已經成為量測生理壓力的標準。它能測量心率增減(變異)與呼吸模式之間的關係,反應出自律神經系統是否平衡。
自律神經系統平衡等於生長與療癒,也就意味著健康;反之,自律神經系統失衡或壓力將導致疾病或不健康的狀態。這種平衡能透過療癒密碼實現,並以科學方法測量到。
最脆弱的環節斷裂,表現為症狀
身體表現壓力的方式,就是透過我們所謂的疾病或症狀。倘若成因只有一個,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不同的症狀或疾病?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弄斷了最脆弱的環節,這可能是某種遺傳上的特殊傾向或之前攝取到的毒素所造成的結果,或者來自先前遭受的生理傷害。
現在我們一步一步來看。假設你罹患了一種叫「胃食道逆流」的疾病:你感受到壓力,於是壓力減弱了下食道周圍的肌肉張力,因為肌肉需要的血液與能量被用來戰或逃。結果胃酸逆流至食道,損傷食道內櫬。這些細胞反覆受損,造成疼痛,最後引發潰瘍或癌症。但這種情形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細胞並未處於生長、療癒及修復模式,否則它們就能保護自己不受胃酸侵蝕。因此,「胃食道逆流」這個毛病才會出現在你身上。
治療這種病的方式是服用一種紫色藥丸抑制胃酸分泌。這能有效減少胃酸,但問題是,胃酸是消化食物所必須,還能消滅伴隨食物進入體內的細菌。因此,在掩蓋症狀的同時,我們製造了兩個新的問題:一是額外的細菌量造成免疫系統負擔,二是食物停留在胃裡的時間延長,因為要等到胃部分泌足夠的胃酸才能消化食物,但這樣一來,食道接觸胃酸的時間就更長了,反而變成一種惡性循環。所以,到底是要抑制症狀還是解決病因?
顯然解決病因才是明智之舉,而且之前已經清楚說明過,這個病因就是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