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生活中沒有幫助的想法(Unhelpful Thought,UHT)
2017 年 06 月 20 日外在的知識,基本上幫助不大(知識無用論)
2017 年 06 月 26 日
自我要求高的人,通常與他的童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為缺乏安全感,認為自己如果「不完美」就無法讓父母滿意。
如果不能讓父母滿意,就代表自己很糟糕,甚至是一無可取。
自我要求高的背後,可能來自於兒時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與認同的經驗。
活在這樣認知狀態下的孩子其實非常辛苦。
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既不習慣找人求助,也不願意說出來。
即使有可以讓他們感到高興的事,或是獲得他人的稱讚,也會因為自我懷疑而無法敞開心胸去接受。
該高興的時候不敢高興,在別人看來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挫折,他們也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失敗的。
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不會那麼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肯定與否。
倘若一直活在這樣的壓力之下,等於是把自我情緒的鑰匙交給別人。
人生的不順利也許是人生的考驗,但凡事皆有其極限。
將「失敗」與「能力」畫上等號就是一種認知扭曲。
他人對自己的反應好壞是主觀的,跟自己做的好不好其實沒有絕對的關係。
碰到不對的人,就算做得再好,別人還是有可能不高興,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滿足世上所有的人。
但滿足自己,卻是做得到的事。
因為追求卓越、在意他人的眼光,總是為自己設定很高的目標,卻又因為達不到自己設定的標準而陷入自責與自我厭惡。
想要從這種令人絕望的二分法解脫,就必須學習轉化思考模式,而非執著於缺乏彈性的標準與立竿見影,輕易否定掉自己的努力。
克服完美主義的念頭,可以從設定小目標開始做起,以達成階段性的小目標肯定自己,逐步累積自信。
人生只要經歷的夠多,便能夠體會看似完美的事情,其實並不如想像的那樣完美。
而有自信的人認為,無論結果如何,過程都是有意義的。
★信心補帖:當我們只想與別人比較時,永遠會自卑;當我們與自己比較時,才可能感到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