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即故事,故事即生命(life as story,story as life)》
2021 年 11 月 24 日《好病人醫不壞,壞病人醫不好》
2021 年 12 月 03 日
~全觀面對憂鬱症,找到本源才能對症治療~
林耕新(耕心療癒診所醫師、《解憂相談室》作者)
老實說我有點後悔答應寫這篇序文,因為本書一定會衝擊很多同業對憂鬱症和抗憂鬱劑的既有想法,那就是「憂鬱症是大腦的疾病,更清楚一點說,腦內神經傳導物質不協調的結果,特別是血清素,因此,只要能調整好神經傳導物質,憂鬱症就能治癒。」這樣簡單的邏輯主導著目前國內外精神醫學界。
1990年代,百憂解(PROZAC)進入市場,藥廠行銷手法高明,聲稱只要你覺得稍微不快樂,百憂解能助你脫離痛苦,《神奇百憂解:改變性格的好幫手》(Listen to PROZAC)》還成了當年暢銷排行榜,作者甚至表示服用該藥後「比好還要好」,《時代》雜誌(TIME)第一次用藥丸當封面,全球為之瘋狂,認為憂鬱症將不再困擾人類,而事實是目前為止,坊間已有幾十種抗憂鬱劑,憂鬱症不只沒有減少,反而影響數億人口。
2004年5月,我到紐約參加第157屆全美精神醫學年會,討論主題是:「Dissolving The Mind-Brain Barrier」(溶化大腦與心靈之間的界限)主辦單位很特別邀請包頭巾的瑜伽大師談靜坐冥想對腦部的影響,隔壁講堂正討論著大腦血清素又發現最新的接受器,現場人山人海,我自己則是衝著精緻免費的早餐(藥廠贊助),無奈擠不進去只好到聽眾寥寥可數的瑜伽大師帶領大家冥想,很多醫師靜不下而相繼離去,搞得主辦單位也尷尬不已。
15年很快過去,人們對追求心靈的渴望不斷增加,很遺憾地,這並不包括精神醫學從業人員,據我的了解,大多數的精神科醫師被迫讓健保給付主導一切醫療行為,除了開藥以外已經不想、也不願投入非藥物的治療,特別是心理治療,而這個現象早就存在美國精神醫學界。
民眾自有區分辦法:開藥醫師和談話醫師,而他們說的談話醫師大部分還是指不能開藥的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如果病患只是要求開個藥,那就皆大歡喜,銀貨兩訖,迅速又有效率。萬一你想告訴醫師最近遇到的困擾或壓力,又不巧不是談話醫師,可能一句「多運動曬太陽,不要亂想」把你打發走。臨床上就遇過精神科醫師大喇喇地告訴個案:「我不會談的!」
筆走至此,讀者可能認為我反對藥物治療,支持20世紀末開始流行的新世紀(New Age)思想,一切靠心靈,開啟內心的能量……云云,甚至去附和更稀奇古怪毫無科學根據的療法,我要強調抗憂鬱劑之於憂鬱症是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在病症的初始治療階段,藥物仍是最有效而快速的途徑。根據整合分析(Pooled Meta-Analysis)數百篇關於抗憂鬱劑療效的學術論文結果顯示,抗憂鬱劑的反應率(Response Rate,50%症狀獲得改善)大約45%到55%,也就是有高達45%到55%的病患對抗憂鬱劑的效果不佳或沒反應。
千萬要記得藥物絕對不是治療憂鬱症的唯一方法!
然而多數醫師隱瞞這項重大的事實,個案沒被告知: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還有更多需要考慮的因素,透過作者到全世界遍訪學者專家調查後,列出憂鬱和焦慮的9大原因:
一、與有意義的工作脫節
二、與他人脫節
三、與有意義的價值觀脫節
四、與童年創傷脫節
五、與階級和尊重脱節
六、與大自然脫節
七、與充滿希望和安全感的未來
脫節
八、與基因的變化
九、與大腦角色的變化
數十年前,我們已經知道憂鬱症起因於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因素影響,但心理和社會因素長期被刻意忽視而獨尊生理,這其中藥廠當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聯合國在2017年世界衛生日(World Health Day)的正式宣言中表示,主流生物醫學的敘事是基於偏見和選擇性使用研究結果,這會帶來弊大於利的影響,危害人們的健康權利,因此必須加以摒棄。」許多證據指向應該更深層地檢視憂鬱症起因,我們不應該——也絕對不行——用個人層次的改變來解決憂鬱和焦慮,解決與社會問題有密切關係的議題,將焦點從「化學失調」轉為「能力失調」。
我們錯誤地將解決憂鬱焦慮的責任全部交給病患,最多再加上醫師。憂鬱症成因複雜,解決之道也必須是整體的。生活及文化因素不可能置之事外,社會氛圍、政經情勢難道沒有影響?不過自己的認知行為狀態最重要,發展面對憂鬱症及抗憂鬱劑使用的正確認知,我相當同意作者面對自己的生病的態度,因為我也是這樣和憂鬱症病患分享:「你需要情緒低落的訊息,傾聽這個訊息,才會知道你遇到什麼問題,面對自己的弱點和痛苦,尊重疾病,甚至學習與疾病和平共存。」因此,個案會因為憂鬱症而獲得改變、成長,學會感謝疾病,這是終極治療目標。
最後,我想引用作者的結論:憂鬱症「在告訴我們,我們生活的方式出了問題。我們不能壓制或治這個標,必須要傾聽、尊重。只有當我們傾聽痛苦,才能跟著痛苦回到本源,也只有在本源,我們才能看出真正的原因,才能開始克服。」
讀完這本書,我只想說:「這是一本會讓我更進一步修正治療策略的書,建議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一定要仔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