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未對症治療,容易造成醫療資源浪費》
2017 年 05 月 04 日人類是否有翻轉命運的可能? | 耕新 林 | TEDxLoveRiver
2017 年 05 月 09 日
心理醫生珍‧博克與萊諾拉‧袁在《拖延心理學》一書中,曾提到:「成長的任務之一,就是對自己的能力培養出實際的認知,接受自己的極限,同時對自我價值抱持正面的看法。
家庭可以幫助你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讓你的自我觀感不會隨著情境不同而大幅波動。」
自我覺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個案之所以長期陷在憂鬱走不出來,是因為大腦慣性使得想法無法改變,從而難以重新建立自信。
之所以自卑、自我評價低,都是因為缺乏自我信任。
想要增加自信,除了相信自己之外,也要試著去相信別人。
真正的自信,來自於自己幫助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建立在依賴、威脅、甚至是從虐待他人身上獲得。
關係愈是緊密的人,因為對彼此的容忍度高,所以愈會產生扭曲的行為。
然而,關係緊密的原因,不僅只是因為血緣或是法律的賦予,而是人能藉由這層關係的連結,為彼此帶來更進一步的照顧、歸屬與成長的需求。
不論有無意識,若是不健全的相處方式,只會讓彼此間的關係變得扭曲,最後沒有人能得到幸福。
希望大家能牢牢記住,只有先讓自己幸福,才能帶給別人正向的影響,扭曲的關係才有可能改善。
也許我們無法改變情緒加害者的想法,卻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與行為。
藉由實際且有效的行動,擺脫因為依賴而不行動的藉口和理由,做出真正「為自己好」的決定吧。
★信心補帖:找回自信心,除了相信自己,也要試著去信任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