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要死》~個案治療心得分享
一樣的日常生活,一樣下午去菜市場,結束後去幼稚園接大女兒,路途中有些頭痛,有些呼吸不到空氣,但我不以為意. 到了幼稚園等女兒穿好鞋,一起身,心臟“怦”地一下,我. 倒 .地 .了,全身無力站不起來,天啊!我怎麼會這樣。隔天園長及老師向我誇獎大女兒危機處理的很好,當時立即向老師說爸爸的手機號碼,那…她應該沒嚇到吧!某晚,哄女兒睡覺時,已23:30了,我輕輕地叫大女兒的名字問怎還沒睡?她突然抱向我說:「媽媽,你不要死。」原來我很重要。
在這之前就常頭痛,也有頭痛到睡不著的經驗,再來就是換氣過度,嚴重到手腳麻抖,無力的狀況,神經內科醫生建議趕緊住院,作詳細檢查,於是做了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確定沒事出院。那是什麼原因呢?之後又去了胸腔內科,心臟科都說沒事,於是心更慌了,直至某次急診醫師說,你是「焦慮症」,我非常吃驚地心想:「原來我是心理有病,非身體。」,事後某次跟先生去廟裡拜拜,第一次他跪得比我還久,原來我很重要。
這兩次的「我很重要」的感受讓我決定尋找幫助,於是從網路上找到「耕心療癒診所」,但坦白說第一次要踏進診所的門好困難,幾經掙扎提起勇氣,我終於踏進去了。
第一次會診,林醫師說是焦慮症,會好。我心裡那顆石頭放下來了,我問:「什麼方法?」,醫師回答:「你要自己找。(心裡的OS,什麼!自己找!)」,的確要自己找,而且要走一回才能明白,體會這箇中滋味,旁人是無法理解的,若與他人提起會莫名地進入無意義的比較,那不是我要的。
或許是因我本從事業務性質的工作即本身個性使然,習慣按表抄課,當家管後也習慣性對先生、小孩、自己依舊按表抄課,跟時間賽跑,疏忽了我們是人非工作。尤其,是每當孩子生病我都會相當自責,究竟是哪個環節我沒照顧好,久而久之身心俱疲,不知不覺中漸漸失去信心,失去自我。
不久,很幸運地,林醫師出了「解憂相談室」這本書,邊看也邊理出個頭緒,慢慢放下書中所提到的人生的第二支箭。
再看到找回遺失的自信時,回想起與朋友的某次飯局,每人口中紛紛訴說著自己的夢想,那我呢?我沒說上話,驚覺地發現當家管後我沒有夢想。生病後某星期日,先生張羅孩子吃飯,我在旁看,這一幕深烙我心。
回診時我問林醫師,我可以把一家四口平安健康坐在一起吃飯當作是自己的夢想嗎?林醫師回:當然可以!我好高興,超級高興!宛如有一道光芒照進我的人生。日後不管遇到任何困難,我有此夢想都不怕,心理好踏實。再來運用「解憂相談室」此書提到的「快樂指數週記」,剛開始都只得到了3~4分,現在已可得到9~10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因為舉例來說,清洗陽台,若只寫洗陽台,只可得到3分,但如果寫洗完陽台後變得好乾淨,加上花開了看起來更舒服,這樣就可得到10分,也就是說要想做「此事」的意義、價值。
我把此週記當作是「轉念」的具體做法,把這技巧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原來快樂這麼容易,為何之前都在記憶痛苦呢?
所以我很喜歡書中第171頁的信心補帖:
缺乏自信的人,後悔過去,擔心未來,不顧現在;
有自信的人,懷念過去,展望未來,珍惜現在。
最後要謝謝林耕新醫師一路上的協助,還有診所內的工作人員以及我先生、小孩,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謝謝『我自己』。
最最後送給看到此心得的有緣人一句話:「勇敢是可掌控恐懼,並非無懼。」,與你共勉之。